東辰中華古文物研究計畫

 

邀請函1
邀請函2
100年元月29日~3月13日 于[國立歷史博物館]二樓 盛大展出54件 青花瓷˙釉裡紅
呈現出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科技成就,其紋飾之豐富與多元,更反映了中國繪畫史與文化史的精彩歷程;期待您親臨現場,欣賞中國瓷器的藝術美感。


簡介

 

東辰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歐陽先生對中華古文物一向具濃厚興趣,由於家族歷經數代留傳下來大量傳世品,及個人在20年前即開始蒐集與專研各類中華古文物,乃於200510月在東辰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特別成立「東辰中華古文物事業研究部」,負責執行各項中華古文物之研究計畫。

 

二.       研究宗旨

 

1. 從事市場上高價流通之中華古文物研究,並經由學術交流以增進全球人士對中華文化之瞭解。

2. 分享眼學以外對中華古文物研究之科學輔助鑑測方法,提昇台灣在全球中華古文物研究之主導地位。

3. 逐步建立可供鑑測比對使用之系統化研究資料檔案,提高中華古文物在市場之收藏價值

4. 經由學術與業務交流等方式,擴大研究部在國際專業領域知名度。

 

研究團隊分工架構:

 

1.  負責人(東辰光電科技公司董事長 歐陽先生):研究主題方向、經費運用、工具開發、研究樣品選擇。

2.  檢測部經理(Tina):器型、紋飾、落款。

3.     鑑識部經理(Kay):金相顯微、螢光鑑識。

4.     比對鑑測部經理(Karen):資料庫比對鑑測。

5.     外語部經理(Carrie):資料整合、翻譯。

6.    資訊部經理(Annie):網頁設計、樣品照相。

7.     業務部經理(Stephen):系統整合、學術交流等業務推展。

 

. 初期研究項目

 

目前全球不同市場已可普遍接受且價值不斷翻新高之中華古文物,首推元、明、清朝代之青花瓷器,研究部初期即運用歐陽先生數代相傳、分屬不同朝代之數百件青花磁、釉裏紅等古瓷器作整體性規劃,建立系統化古瓷器鑑測流程與資料庫檔案。

 

研究步驟

 

1.    研究樣品分類整理、編號、清洗。

2.    基本檢測:以眼學為主

(1)     器型 (2) 重量 (3) 紋飾 (4) 落款 (5) 釉色 (6) 釉質 (7) 胎色

(8)       胎質 (9) 修胚工具 (10) 鐵銹斑。

 

3.    輔助鑑識:以金相顯微、光譜分析、螢光反射為主

(1)        釉氣泡 (2) 鐵銹斑融合色 (3) 瓷釉與瓷胎光譜呈色與螢光反射。

 

4.    將部份瑕疵品破壞後作比對鑑測

 

5.    建立系統化比對資料、圖檔、參考數據等資料庫。

 

未來努力方向

 

研究部在主持人歐陽先生盡心規劃、領導,研究團隊通力合作、努力下,以民間力量能在短短一年時間裡,克服各項問題與困難,完成初期研發樣品整裡、檢測/鑑識、工具開發製作等工作,並同時逐步建立系統化資料檔案,已屬難能可貴;然在中華古文物廣闊研究範疇中,仍屬滄海一粟,亟需更多有心人士之參與。

 

今後研究部除將持續進行中華古文物之研究工作外,為擴大研究範圍、邀集更多研究人士參與,當將各項研究方法與成果,分別與國內、外知名收藏或研究單位(如博物館、基金協會、收藏家等)進行相互交流;以期在中華高價古文物上,可逐步建立更正確、更標準化輔助科學鑑測模式,以及客觀之系統化資料檔案。